編者按:出海,作為一種嘗試創造增量價值的經濟動作,是2024年中國經濟極為醒目的趨勢。《經濟觀察報》年終特刊決定去探尋、記錄和展示這樣一段正在發生的歷史,邀請中國企業和企業家以書信的方式,忠實地記錄正在親歷的點點滴滴和他們的心路歷程,這些表達匯成了《一封家書——中國企業出海的個體記憶和家國思緒》。神州數碼董事長郭為在信函中表示:“未來十年,走向海外是神州數碼一個重要的戰略目標。這將是一場十年的旅程,也將是神州數碼的另一場蛻變。”
親愛的朋友們:
一轉眼,2024年的腳步已經漸行漸遠。這是市場環境比我們的預期還要更困難的一年,也是神州數碼持續突破的一年。2024年,我們在困難的經濟環境下,保持了較好的發展態勢,也開啟了海外市場新的探索。“數字中國”開始貼上了“國際范兒”的標簽。
“數字中國”出海啟航
2024年年初,我們在深圳的國際創新中心正式落成。在37層生長空間與眾多嘉賓一起遠眺大灣區兩岸壯闊景色的時候,我們也第一次宣布了神州數碼的“出海”計劃——依托深圳國際創新中心,打造國際業務總部,將自主品牌產品及方案、專業的云服務、成熟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實用性的數字化經驗和服務能力輸出到海外,與全球合作伙伴共同面對數字時代的變革,實現神州數碼業務的全球化布局。
選擇今年“出海”并不是突然間的決定。其實早在2021年神州數碼20周年司慶活動上,我就提出了這個新的增長點。那時候,我們已經收購了東南亞一間以提供云服務為主的公司,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去年,我們派駐神州數碼“原生”干部到泰國主導和經營這間公司,與當地團隊一起共同拓展東南亞的業務。非常有意思的是,這間公司的管理層一共8個人卻來自于7個國家,有英國人、美國人、荷蘭人、南非人、印度人、泰國人、中國人,但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公司的雛形——不同膚色、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輕人,湊在一起,往往會迸發前所未有的創新。我們希望通過泰國這樣一個擁有七千萬人口的市場,依托這個東南亞的第二大經濟體,作為基地,一點點摸索和積累,進而將業務拓展至東南亞、中東、歐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甚至是全球。
將神州數碼的“出海”首站選在泰國,現在想來帶著點不期而遇的必然。2023年我們開始調研海外的市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到泰國去參訪交流。在跟泰國數字經濟與社會部(DES)部長普拉瑟·詹塔拉隆通(Prasert Jantararuangthong)先生見面交流的過程中,Prasert部長向我分享了泰國發展數字經濟的宏偉藍圖,也表達了對數字化、云和AI技術的關注。我感受到了雙方在推動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從理念到實踐的高度契合。后來,在泰國本土的一個不大的工業園區里,我們發現已經有400家中國企業在此落戶。而當地伙伴告訴我,在中國銀行泰國分行開戶的中資企業已經有1400家。這些企業不僅需要進行數字化轉型,更在積極擁抱數字化服務。僅從此一點就可以看出,中國企業出海已經是大勢所趨,我看到了非常好的前景。
今年3月,我們和泰國數字經濟與社會部簽署MOU(備忘錄),成為了泰國政府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云計算、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大數據中心、數字化人才培養、人工智能等領域發展的重要伙伴。
數字時代出海,依賴獨特方案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走出去”已經走過40多年的歷程。而疫情之后,我們再次切實體會到新一輪“出海”熱潮的到來。
其背后固然有中國企業尋求新增長點的現實需求,但我們也看到,后疫情時代,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的發展靠什么去推動?迄今為止,中國仍然是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我們有責任繼續推動全球經濟的發展。
但依賴傳統模式顯然是不行的。中國企業在與國際社會的交往過程中,其實存在著非常獨特的視角與洞察力。過去,我們在海外是依靠低成本勞動力所構成的產品。今天,我們要靠自身在全球范圍內獨特的技術能力和價值。
例如,在數據資產方面,雖然今天的國際市場對于數據資產的看法已經非常普遍,但至少我們曾在一段時間內較早地認識到了這個問題。這也是中國企業在數字化技術領域快速成長的體現。
事實上,近十幾年來,中國企業不斷突破自我,從最初的模仿學習到如今的自主創新,在數字化技術領域始終保持著高水平的快速成長。這也使得我們在技術層面上的自信,越來越源于我們所擁有的原創成果,這些成果也讓我們從主流走向前沿。我們要為全球數字化進程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提出中國的技術創新主張。
這為我們提供了為全球其他企業提供服務的機會。我們希望把一些有特色的方案和服務,比如金融行業的解決方案、云遷移的方案,在AI應用上的方案等等,逐步向海外去推廣,以小步快跑的方式,為海外的行業客戶打磨出最佳解決方案。
以銀行業的發展為例。過去的幾十年里,全球銀行體系很多都是以IBM大機為主要計算主體的基礎架構,大部分銀行的核心業務系統都建立在主機基礎之上。然而,由于云計算和數云融合的興起,技術架構本身發生了顛覆性的變革,甚至重構。這給我們提供了新的機會。
2023年,神州信息與匯豐銀行達成戰略合作,希望以金融科技帶動業務創新,共同構建面向未來的數字化創新實踐。2024年,在匯豐銀行戰略合作的基礎上,我們又與三菱日聯銀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就新一代銀行核心系統及配套周邊系統建設展開全面合作。此外,在全球范圍內,神州信息也將與領先的大型云架構公司展開合作,為大型國際化銀行面向云的架構轉型提供服務。與此同時,在過去的七、八年間,由于中國整體金融科技應用場景的快速發展,我們的業務創新已在全球范圍內有了一定的領先優勢。這兩者的結合,使得我們有可能成為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領導者,進入世界前列。
再比如,伴隨中資企業的海外擴張,神州控股旗下科捷,也開始向全球化、數智化的供應鏈企業蛻變。為了幫助企業解決出海過程中的物流和供應鏈問題,我們加快了海外倉儲資源和運輸服務網絡的布局,自有境外倉儲網點,已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泰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建設運營,運輸服務網絡也已經覆蓋了全球各大洲50個國家和地區。配以自主研發的KingKoo Data供應鏈控制塔系統,我們正幫助更多跨境企業實現精細化的全鏈路的供應鏈管理,改善績效提升效能。
理念+文化出海,更在于尋求共鳴
后疫情時代,跨國界的商業、學術交流顯得非常重要。究竟世界對于中國的看法是什么?還愿不愿意合作?究竟用什么樣的方式合作才能使得大家雙贏?抱著這樣的想法,從去年開始,我也走訪過很多國家,與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頂尖高校、科研院所展開了非常多的深度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很有意思的現象。
今天,我們講數字化、ESG等等其實都是全球共同的話題。全球,包括歐美國家其實還是非常關注中國企業、中國經濟、中國社會的發展。比如他們會通過很多國際頂尖院校的案例研究來更多地了解中國在發生的故事。
2023年,我訪問倫敦商學院的時候,與當時任職倫敦商學院副院長兼戰略與創業學教授的Julian Birkinshaw先生進行了很多的探討和溝通。在了解神州數碼AI驅動的數云融合戰略以及我們在數字化領域的實踐之后,Julian教授認為我們的想法是和世界同步的,甚至有些想法可能比學院的研究還要超前一些,是中國To B企業獨特的“數字化轉型樣本”。于是Julian教授就提出,希望能將神州數碼作為案例研究,在全球商學院案例中給教授、研究者提供一個借鑒。
今年5月,神州數碼數字化轉型案例正式發表,進入倫敦商學院和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案例庫,我也受邀到倫敦商學院,與Julian教授一起,走進倫敦商學院最受歡迎的Managing the Digital Organization課堂,與學生們共同分享了神州數碼數字化轉型案例的相關內容。
我非常重視這次的分享,因為這是個很榮幸也很特別的事情。不僅是因為倫敦商學院這個案例研究本身也是為我們、為跟神州數碼一樣的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創造條件,而且在今天如此復雜的國際環境下,一個中國企業能夠向世界講述自身故事、得到世界的認可,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這說明中國的現代化、中國企業的創新與思考、對于數字化以及AI等前沿技術的認知,和世界是同步的,我們能夠為世界提供帶有中國視角和中國實踐的方案。
這一點不僅在倫敦商學院得到了正向反饋和印證。事實上在過去一段時間里,我在和包括歐洲工商學院(Insead)、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MIT)在內的學者們交流的過程中,都感受到了同樣的反饋。這也讓我有了更多的自信。
今年10月,我寫的《數字化的力量》的英文版,在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上亮相發布。我也非常榮幸這本書能夠作為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企業家系列圖書”品牌重點成果推薦到海外出版。
法蘭克福書展被譽為全球最大規模的國際書展,歷屆書展都是全球出版界的一次盛會。能夠站在這樣一個舞臺上,發布一本中國人寫的書,我覺得首先是要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改革開放以來,經過40多年的發展,我們才終于有機會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其次,我們也是通過《The Power of Datafication》的發布,向世界發出吶喊,讓世界聽到中國科技企業的聲音。這個聲音是對技術創新的渴望和追求,是探索與世界同步的技術發展,而不僅僅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或規模的擴張。
在現場交流的時候,大家提到幾個詞,例如“理念出海”、“講述中國故事的載體”等等,讓我印象深刻。錢鐘書老先生曾經說過,“文化就是人類共同的記憶”。我寫這本書,就是希望以書為載體,把成長的記憶和經驗分享給世界。這本書是我和同事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觀察的成果,也是在國際交往中,向一切先進國家、企業和專家學習的一次匯報。但中國有句俗話叫“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們如何讓這些經驗在全世界范圍內產生共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共鳴、只有共振才能產生力量。文化的力量,就是找到內心世界最柔軟的部分,產生共鳴。
未來十年,走向海外是神州數碼一個重要的戰略目標。我們能否用十年時間,打造一個跟國內一樣體量的海外業務集團,我們如何能夠借助各個渠道和平臺,與海外市場的客戶以及各類相關群體,產生共鳴,實現共贏,是我們從現在起就要思考的問題。
這將是一場十年的旅程,也將是神州數碼的另一場蛻變。
神州數碼董事長 郭為
2024年12月